梁红离开高瓴,辞任研究院院长,曾在中金工作近12年,赴任华泰证券

  发布时间:2025-07-06 23:39:4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7月1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显示,梁红已履新华泰证券601688.SH),出任机构业务委员会联席主席,为公司经营管理层成员。在此之前,梁红辞任高瓴集团旗下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职务。梁红的工作履历覆盖 。

原标题:梁红离开高瓴,梁红离开辞任研究院院长,高瓴工作曾在中金工作近12年,辞任长赴任

7月11日,研究院院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显示,中金证券梁红已履新华泰证券(601688.SH),近年出任机构业务委员会联席主席,赴任为公司经营管理层成员。华泰在此之前,梁红离开梁红辞任高瓴集团旗下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职务。高瓴工作

梁红的辞任长工作履历覆盖面广,具备丰富的研究院院国际化金融从业经验,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中金证券后赴美留学,近年就读于乔治城大学经济学系,赴任获经济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6月起,梁红供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若干个亚洲国家代表处,从事经济咨询业务;2003年9月加入高盛亚太有限公司成为亚太经济研究业务部门执行主任,之后晋升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就职高盛期间,她侧重于研究中国大陆的经济活动。

梁红在(601995.SH)任职近12年。其中,7年时间担任首席经济学家,在卖方证券研究业务方面颇有经验;最短的则是刚离任的高瓴资本产业与创新研究院,仅两年时间。

2008年,梁红加入中金公司,担任过中金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研究部负责人、销售交易部联席负责人、资本市场部负责人等职务。2014年10月10日,中金公司任命梁红兼任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接棒前任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2020年6月4日,梁红从中金公司辞职。

2020年7月,梁红正式官宣加入高瓴集团,担任旗下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职务。当时,她的跳槽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梁红离任后,彭文生再次担任中金首席经济学家。

此后,梁红还被聘为非执行董事。2021年2月23日,中国太保公告称,银保监会已核准了梁红公司董事任职资格。中国太保2021年年报显示,梁红仍担任中国太保的非执行董事。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从业人员登记信息,2022年7月11日,梁红登记执业机构为华泰证券,执业岗位为一般证券业务。头部券商中金公司曾经的研究“掌门人”,回归券商,引起市场强烈关注。梁红赴华泰证券任职,是否仍旧接棒熟悉的卖方研究领域?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华泰证券并未明确公示梁红的任职信息。与此同时,时代周报记者致电华泰证券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市场人士认为,梁红选择离开高瓴集团,或与高瓴集团近期遭遇系列风波有关。

今年6月,“高瓴正进行无差别裁员”的传闻不胫而走。传言称,高瓴集团将消费组团队全部裁掉,“TMT组优化,部分转去看科技”。随后,高瓴集团出面辟谣称,“公司大幅裁员信息不实”。

  • Tag:

相关文章

  • 张掖甘州:财政安排4500万元补贴购房者,激发阶段性购房热情

    11月22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发布《甘州区2022年阶段性住房支持政策实施方案》,方案称,市区财政统筹安排资金4500万元,向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甘州区城市规划区内购买新建商
    2025-07-06
  • “双十一网购节”福建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6.2%,零售额超1000万元企业有128家

    来源:福建日报本报讯 记者 郑璜) 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根据浪潮大数据初步统计,2022年“双十一网购节”全国全网网络零售额达 11767.3亿元,同比增长11.8%。福建省实现网络零售额538.4亿
    2025-07-06
  • 华融湘江银行更名为湖南银行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14日讯 今日,华融湘江银行发布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本行名称的议案》。会议同意:该行名称由华融湘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湖南银
    2025-07-06
  • “20条”出台后,多地取消区域全员核酸检测

    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
    2025-07-06
  • 财政部发布“财政政策执行半年报” 提出下半年六大发力方向

    本报讯 8月30日,财政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在财政政策展望方面,提出了下半年落实落细积极的财政政策等六大工作任务。《报告》表示,下半年,财政部
    2025-07-06
  • 治疗糖尿病,医学界又贡献了新招术

    转自:科技日报常规的糖尿病治疗包括控制饮食、增加活动量、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等。多年来,一批一批研究人员致力于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方面探索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各类创新疗法和干预措施。
    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