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本科毕业生意向升学,需要注意什么
冰启
据媒体报道,成本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近日对2023届全体毕业生进行了意向摸底调研,科毕数据显示,业生意向意学院2023届本科毕业生的升学升学意向十分强烈。根据学院微信公众号提供的需注消息,2023届268名本科毕业生中,成本意向升学的科毕有186人,占69.4%,业生意向意25人希望考进公务员事业单位,升学49人希望到企业就业,需注分别占9.3%和18.3%。成本
近日,科毕有机构预测2023年的业生意向意考研报名人数将达520万,而且称这是升学“保守预测”,按照这一预测数据,需注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比2022年的457万,将增加63万。发达地区的本科院校有近7成的毕业生有强烈的升学意向,是一个重要信号。我国要建设教育强国,应该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要深化教育与人才评价改革,促进本科院校坚持正确的办学定位,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学业与人生发展规划。
其实,早在多年前,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考研率就超过7成,甚至有部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100%报名考研。总体而言,在2015年之前,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考研率不到40%,那些考研率很高的地方本科院校还被嘲讽为“考研基地”。不过,从2015年到2022年,我国考研报名人数增加了将近300万,本科院校毕业生选择考研的越来越多。在这一背景下,本科院校毕业生升学意向强烈,也就不足为奇。
本科院校学生升学意向增强,是用人单位唯学历、唯名校的用人导向与本科院校以学历为导向的办学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甚至以学历为导向办学,在本科新生入学时,就教育学生要以考研作为毕业出路,通过考研,获得更高的学历,转变学历身份。
当考研成为众多大学生的一致规划,这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应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职业技术人才的本科院校,如果偏离办学与人才培养定位,盲目追求培养学术人才,那么高技能人才就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偏离人才培养定位的院校不仅会因为实力不足,使得学生接受到的本科教育并不完整之外,还会影响研究生生源质量,同时影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与超7成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对应的是,一些本科院校最多只有20%左右学生考研“上岸”,而剩下的学生也就成为在就业中十分尴尬的群体。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已经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包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已经达到57.8%,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有一些人认为,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应满足学生的考研需求,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这还是以规模论质量,而不是从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论质量。
要建设教育强国,我国应结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科学规划各层次、各阶段的教育发展。现阶段,不宜以研究生扩招刺激考研热,而需要通过治理用人单位唯学历、唯名校用人导向,以及学校唯升学办学导向,聚焦给学生高质量的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
(责任编辑:焦点)
- ·数字化赋能 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外贸数字化转型发展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
- ·中泰国际:重申中国水务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12港元
- ·突发!中国驻美大使馆重磅回应!A股突然熄火,发生了什么?最火赛道遭最强压制,反弹是否终结?
- ·2022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预算下达
-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主要机构投资者普遍青睐高新技术行业
- ·东航220亿布局临港七大项目,打造民用航空产业新高地
- ·诺安基金创始人秦某舟犯重婚罪免予刑事处罚,原配提申诉
- ·首家数据资源法庭第一案:男子窃取用户信息私设账户贩卖获刑
- ·17条政策为工业经济“添薪蓄力” 力求2023年“开门稳”
- ·越南经济强劲复苏!世界银行:仍应警惕通胀风险
- ·三天处分六虎,刘彦平被指参加孙力军政治团伙
- ·美再次攻击抹黑中拉合作 外交部回击→
- ·周鸿祎:转让是为了让创业团队获得公司主导权,360账上还有约200亿现金
- ·大和:航空股有望出现结构性反弹 首选中国民航信息网络等
- ·保险“金选服务”怎么选?年轻客群不再关注险企知名度,更看重产品性价比
- ·上海开展差异化气候投融资模式 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 ·美国加州仇恨犯罪案发量创20年来新高
- ·索尼中国管理层现大规模人事变动 虚拟世界、移动出行等业务会是新出路吗?
- ·盛大金禧“爆雷”超190亿 在职销售主管自述贷款冲业绩被套超百万
- ·中国贸促会:外贸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外贸企业建议组织东中西部加工贸易企业对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