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厂值守的第45天,这位老石化人成功处置了一起险情|上海战疫

记者 | 徐宁
“当时我就怕来不及,驻厂值守怕汇报慢了耽误应急处理。天位”5月3日,老石陆平洪向界面新闻记者回忆起十天前处置一起险情时的化人海战经历。
陆平洪是成功处置(600688.SH)2号芳烃装置的一名加氢装置外部操作工(下称外操工)。今年是起险情上他进入公司的第36个年头。在厂区,驻厂值守大家习惯称呼这位老石化人为陆师傅。天位
尽管还有八个月就退休了,老石但在疫情期间,化人海战接到通知的成功处置陆平洪还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加入了3500多人组成的起险情上驻厂队伍。从3月11日起,驻厂值守他们就全封闭地驻守在上海石化位于金山的天位厂区内。
4月24日,老石是陆平洪驻厂的第45天。凌晨1点,他带上巡检包、报警仪和手电筒开始了当晚轮值的第三轮巡检。
“我感觉空气中的味道和上一次巡检时有点不一样。”陆平洪说,“我们单位的环保做得很好,一般不会有这种烟气味。”
陆平洪警觉到,可能是芳烃装置发生了泄漏隐患。他立即对原料泵、高压空冷平台、高压换热器等高压管线容易泄漏的位置一一查看,但均未发现漏点。
随后,陆平洪改变查找方向,用手电一层层向反应器平台照射上去,直到在30多米高的第五层平台,他看到了丝丝白雾。
陆平洪说,反应器三层平台有蒸汽管线,但最上面都是物料管线,应该不会有蒸汽。于是他立即跑上第五层平台查看。
“跑上去以后我就感觉不对了,管线上喷射出了白烟。”陆平洪说,“这根管线中的物料是油和氢气混合物,温度超过360摄氏度,压力有140公斤。”
陆平洪随即用对讲机通知了班长,然后返身下楼,到一层平台拖来氮气管线对泄漏处进行保护。
从发现隐患,查找泄露点,到最终完成汇报,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十分钟。“我当时没有其他想法,就是怕自己反应慢耽误了时间,怕自己处置不妥当会给单位造成损失。”陆平洪说。
在接到险情报告后,经班长、中控室等确认,该装置于凌晨2时停车。目前,厂区正在对设备进行消漏处理。
上海石化2号芳烃装置加氢外操工陆平洪。图片来源:上海石化“现在回想起来是有点后怕,毕竟当时我离装置最近。”陆平洪向界面新闻记者回忆称。
此前,陆平洪也遭遇过一次类似的情形。那是2014年10月,陆平洪刚从烯烃部转岗至芳烃部不久,他也是在巡检中及时发现了管线泄露隐患,并第一时间汇报协助装置停车,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石油化工厂为保障装置安全生产,需要一线工人定时定点巡检,及时查看设备的温度、压力等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在平时,外操工是“四班两倒”,即把员工分为四个班组。
每个班组在四天中分别值一个白班和晚班。白班的工作时长为早8点到晚8点,晚班则从晚8点工作至第二天的早8点。值班时,外操工需要每两个小时对装置进行巡检。
疫情期间驻厂员工有所减少,因此实行“三班两倒”,保障巡检时间不变,外操工的休息时间则有所减少。
陆平洪说,自己是单位的老同志,也是个有着18年党龄的老党员。“疫情期间单位有困难,我肯定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面。”陆平洪只从家里带了几件贴身衣物和日用品就到岗了。
上海石化为驻厂的员工们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从一日三餐到夜宵、水果,从被子、衣服甚至到袜子,单位都准备齐全。“我们现在四人一间,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候,过过集体生活也很好。”陆平洪说。
过去50多天,上海的疫情形势严峻,陆平洪对久未见面的家人十分牵挂。陆平洪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他的孩子已经大了,可以照顾自己,家里的老人则由哥哥照顾,也很放心。陆平洪的妻子是一线医护工作者,现在非常忙碌,两人只有抽空的时候可以通电话。
谈到疫情结束后最想干的一件事,陆平洪笑着说:“我最想和家人聚在一起好好吃顿大餐,最好有机会再一起出门旅游一趟。”
相关文章
- 财联社11月22日讯记者 夏淑媛) 11月21日,阳光保险发布聆讯后资料集,这标志着集团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华泰国际、、瑞银集团和建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据了解,阳光保险于2004年开始筹建,是国内12025-07-07
-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研究总监 李钢美联储主席在参议院银行业委员会作证词,主要就美联储刚刚公布的货币政策半年报作汇报,实际上核心内容非常简短,也并没有提供太多的增量信息,依然是更持久的高利率,以及新进数2025-07-07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名单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名单共24名)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主任委员 钟山副主任委员 郭树清、沈金龙、史2025-07-07- 3月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出炉,金融监管部门迎来了巨大变革。未来,我国将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存在了20年之久的银监系统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同时,央行及证监会的一部分职责转移到国家金融监督2025-07-07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以生活在月球上?据英国《泰晤士报》21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到2030年,科学家或将在月球生活。当地时间16日,美国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2025-07-07
- 花旗集团首席财务官马克·梅森Mark Mason)周三表示,该行将在必要时调整其投行部门的员工数量,同时继续寻找提高利润的方法。梅森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多年来,花旗一直在加强其投行业务,包括在能源、生物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