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连Facebook本身,扎克也不是伯格a比扎克伯格的原创,而是更弱源自他两个哈佛校友的创意,扎克伯格只是扎克用代码将其实现了而已。眼看自己的伯格a比创意被别人据为己有还大赚特赚,两位哈佛校友联合起来起诉了扎克伯格。更弱
官司持续了5年,扎克最终两人接受了扎克伯格给出的伯格a比2000万美元和价值4500万美元股票的条件,双方达成了庭外和解。更弱
而扎克伯格真正将抄袭有理上升到企业文化的扎克高度,是伯格a比在2016年夏天的一次全体员工会议上。
扎克伯格告诉在座的更弱每一个人:不要因为你的傲骨而放弃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哪怕直接抄袭竞品也在所不惜。扎克后来,伯格a比这段讲话被精简为一句口号:Don’t be 更弱too proud to copy(别因为爱面子而放弃抄袭)。
随后,美国科技媒体记者们被Facebook高管请到一间办公室,介绍一款叫做Stories的新产品。这是一种新形式,被称为“阅后即焚”。用户在Instagram、Facebook上发布一条Story后,可以在好友动态页面置顶显示24小时,之后就会消失。
现场记者面面相觑,这不就是最近爆火应用Snapchat的1:1复刻吗?
而当时Instagram的CEO Kevin Systrom,更是从Snapchat身上,看到了自己产品的影子。两者都是由小团队做出来的爆款应用;都在青少年群体中广受欢迎;都在早期被扎克伯格盯上;都需要解答扎克伯格给出单选题:要么你把公司卖给我,要么我做个一模一样的产品挤垮你。
面对这个成立不到两年的产品,扎克伯格给出了极其诱人的条件:一口价,30亿美元现金。但自视甚高的Snapchat创始人Evan Spiegel,并没有把Facebook放在眼里。他觉得,自己公司在未来估值将远远超过30亿美元,甚至跟Facebook分庭抗礼也说不定。
后来,Kevin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表示:Stories的荣耀,要完全归功于Snapchat。而这里“完全归功”的意思是,Stories不仅在功能上实现了像素级搬运,甚至连名字都没改。扎克伯格仿佛在隔空向Evan挑衅:这就是你不顺从我的下场。
实际上,短视频、阅后即焚形功能如今已经成为很多社交平台的标配。但要论杀伤力之猛、震慑力之大、效果之显著,还得看Facebook。
据统计,第一个上线Reels的国家巴西,用户活跃度马上从1%上升到了4.34%。而上线印度后,当地Instagram的下载量增加了11.4%。Reels同时也为大品牌带来了巨大流量,耐克的Reels视频平均播放量高达460万次/个。
虽然Reels短期内无法撼动TikTok的地位,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还是造成了威胁。国外媒体统计了包括丝芙兰、汉堡王在内的6个品牌交叉发布内容的曝光率(浏览量/关注者)后发现,Reels上的品牌平均曝光率达到了12%,而TikTok上则只有5%。
Snapchat就更惨了。
Facebook的复刻版不仅成功减缓了自家年轻用户的流失速度,同时也成功减缓了Snapchat的用户增长,并被认为导致其市值蒸发70%。
▲ 图:Instagram和Snapchat用户冲击图Facebook的抄袭之所以能够一经推出就成为爆款,和它巨大的体量密不可分。
Facebook月活用户近30亿,Instagram和WhatsApp月活用户均超过20亿,Messenger月活超过13亿,去重后总月活用户36.5亿。这是什么概念呢?单一个Messenger的月活用户,就超过了微信+QQ的总月活。可是Facebook的成立时间,比腾讯晚了6年。
Facebook用户增长为何这么快?
02
高光与争议
Facebook是典型的每一步都踩在了时代红利节点上的企业。
成立9年上榜财富500强,18年后却口碑垫底、用户流失、收入下滑,可以用这一句话简短概括FaceBook的成长史。
2012年,在Facebook上市敲钟时,28岁的扎克伯格写下了这样一句话:To a more open and connected world(致一个更加开放和互联的世界)。紧接着第二年,成立不到10年、上市不到1年的Facebook,就成功跻身2013年度财富美国500强榜单。
微软CEO鲍尔默曾激动地说:“Google老了,未来是Facebook的!”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这家公司迅猛的发展势头,更是这家公司的野心。
2004年,年仅20岁的扎克伯格,就想做一个连接所有哈佛师生的网站。当时美国高校的校友录主要通过纸质产品印发给本校师生,而在线访问的入口又都是私密的,整个过程繁琐且低效。于是,扎克伯格的产品刚一上线,12小时内就涌入了超过1200注册用户;不到一个月时间,大半个哈佛的人都成了扎克伯格的用户。
眼看效果如此拔群,扎克伯格马上将网站推广到了北美其它高校,并很快得到了硅谷风投教父Peter Thiel的注意。于是,创立还不到一年的Facebook,获得了第一笔投资。而这笔50万美元的投资,不仅为Thiel赢得了巨额回报,也成为了日后为人津津乐道的投资神话。
Thiel看对了人,而扎克伯格则看对了时局。
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刚向世界介绍了第一台iPhone。第二天,扎克伯格就推出了针对移动端的网站m.facebook.com,紧接着在2008年推出了iPhone应用。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早期风口的Facebook,在随后5年时间用户指数级增长,2012年活跃用户已经突破了10亿。
2014年,Facebook迎来的它的十周年。
和十年前相比,世界互联网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电信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不仅为Facebook进一步壮大提供了市场空间,同时也为潜在竞品的快速发育提供了天时。
WhatsApp,一款在发展中国家大受欢迎的即时通讯软件,当时的月活用户已经高达5亿,并且增速凶猛,这成了扎克伯格最大的心病。他认为WhatsApp将会是最有可能杀死Facebook的对手,不惜花费190亿美元将其买入麾下,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科技收购案之一。
如今,WhatsApp全平台下载量仅次于Facebook,排名第四。
▲图:TikTok下载量稳居第一除此之外,WhatsApp正从一个单纯的即时通讯软件,向商家和消费者直接沟通渠道转变,而用户不需要跳出当前的广告界面,听起来有点类似于旺旺。扎克伯格表示,已经有100万家企业在使用,而商家也需要为此向Facebook支付一定的费用,具体收费标准如下: